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税知识 > 财税问答

在年终结账倒计时中,请特别注意以下五类事项

  • 财税问答
  • 2021-04-29
  • 云小编
在2019年12月27日年末结账倒计时中,请特别注意以下五类事项来源:雷丁(4393)2019年12月,作为财务会计最繁忙的一年,已经到来。如今,在黄金三大数据时代,关账不好,甚至可能导致税务稽查风险。不过,别担心。通过本文,笔者帮助您梳理了近年来年末结账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第一类,经常账户结账——长期账户上的经常账户1其他应收账款关联公司长期未偿还的贷款,这很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贷款不收取利息,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且存在对批准的利息收入(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征税的风险。自然人股东(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的个人贷款逾期未偿还的,视为向个人股东分配股利,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20%。2.长期应收账款。对于长期应收账款,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无法收回的,按资产损失列报所得税税前扣除额。如果实际发生货物或相关费用,但未经会计处理未开具发票,建议进行相关会计处理。3、长期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等)如不能向债权人支付,包括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第二类:固定资产关账-账面折旧、税金折旧1享受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根据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会计中是否存在固定资产的一次性税前扣除是税法的一项规定。在会计核算中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仍需按照现行准则和制度的规定通过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并按月正常计提折旧。由此产生的税收差额需要通过填写申报表进行调整。提示:记账按会计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按税法规定办理,不能混淆。2.检查是否存在过度折旧或遗漏折旧。三类成本费用关账-原始凭证1是否使用白单、收据等票据录入,是否有暂估录入。如果实际业务是真实的,相关成本和费用确实已支付,但无法取得发票,则可以用收据、付款凭证和其他凭证记账。如果在最终结算和付款前无法获得符合要求的发票,企业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建议您在业务发生后尽快催收发票,避免税务损失。注:在会计处理方面,不要错误地认为只有合规票据才能被记录,白色票据也可以被记录。具体记录规则应符合标准或系统的要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如果对方是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实体或从事小型零星业务的个人(从事应税项目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所得收据可税前扣除。2、2020年1月支付的2019年12月工资是否可以在2019年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下一年度决算前支付的2019年工资是否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凭证(工资单等)进行税前扣除。第四类财务报表中的税务风险1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少。期末“固定资产”原值减少,表明企业本期可能已处置“固定资产”。如果属于“固定资产”,无论是“收益”还是“损失”,都需要缴纳增值税。如果没有处理,检查数据是否正确。2、资产负债表中“预收款项”期末余额较大。如果“预收款”的余额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大,则可能已经收到货款或服务费,已经发出货物或提供劳务,但尚未确认收入以抵销预收款;也可能是企业在收到提供建筑服务或租赁服务的预付款后,需要检查是否缴纳了相应的税费,是否需要确认收入。3、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如果“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很可能是追加投资。实收资本的增加需要缴纳印花税。有必要检查印花税是否已缴纳。4、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较大,“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较大。很可能有一张白纸要送到仓库,或者由于收到货款后未确认的收入而延迟了纳税,这需要检查和核对。5、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余额较大。“其他应收款”余额较大,可能是企业股东个人借款或关联企业之间借款长期未偿还所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个人所得税是否已代扣代缴,增值税是否已缴纳。建议年底及时结清账户,来年需再次借款,避免长期授信。如果资金长期短缺,可以考虑债转股,将债权转为股权。6、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减少、利润表中“存货”、“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与增值税申报表中的申报金额基本一致。如果两表中对应数据差异过大,建议重点检查增值税申报科目中是否有遗漏收入。第五类:低所得税缴纳率所得税缴纳率=应纳税所得额÷营业收入×100%,即应纳税所得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贡献率是税收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之一。标准值和预警值因具体行业和地区而异。如果企业所得税缴纳率低于同期当地行业,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少收多费。2.没有税吗进入或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免税收入、收入减免、所得税减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如果存在,税收负担率将因优惠而较低。建议保留相关数据,以备将来参考。3、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否导致税率偏低。如果是,请检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数据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建议到主管税务局核实。如果正确,请保留相关数据以备将来参考。精彩|收藏|分享我想发表评论发布最新评论对不起,没有评论信息!!!查看所有评论>>内容来自网络排序规则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