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我?如何选择税务稽查对象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的义务。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依法监督检查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促进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纳税人为什么要接受税务检查?哪些事项引起了税务机关的注意,以便对其进行审计?税务检查的来源是什么?税务稽查对象的选择和确定是税务稽查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审计案例的来源由检查局案例选择部门确定。地方税务机关的设置不同,案例选择职能所在的组织层级也可能不同。但一般来说,税务稽查案件主要有四种来源:一是自行发起,即稽查局选案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根据每日申报信息,选择其管辖范围内的企业,通过金税三期或手册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的检查对象。二是基层主管税务机关推动,在一级稽查制度下,设区的市一级稽查局与各区县主管税务机关分开。因此,基层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所辖企业的纳税申报情况,向市商检局选案部门提供部分案件来源。三是接受报告。接收报告是根据报告的涉税违法信息进行税务检查。第四,上级下达的强制检查任务来自上级,首先来自国家税务总局。每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将安排新一年的税务稽查工作,明确本年度的强制性稽查项目和指导性稽查项目。此外,国家税务总局还将组织对一些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检查。有时,省级检验局会同时组织地方和市级检验局对省内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检验。随机抽样有什么问题?税源管理存在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组织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传统的案例选择管理方法无法消除人为因素。因此,《2015年深化国家和地方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规划》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抽查制度和案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除偷税、骗税、拒税、假发票等明显涉嫌税务违法的线索外,必须从税务稽查对象分类目录和税务稽查异常对象目录中随机抽取。国家税务总局抽查对象清单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重点检查对象;省税务局抽查对象清单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和所辖省税务局的重点检查对象,确定了国家税务总局的重点检查对象;市税务局抽查对象清单包括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抽查对象,并分别确定了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的重点检查对象。重点稽查对象由市级以上税务局稽查局根据稽查任务和计划,参照收入规划会计、大型企业税务管理等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税源企业范围,确定,并根据税收规模、行业、分布区域、注册类型、集团企业、检验资源匹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国家税务总局的重点检查对象主要包括:(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名录所列企业、财政部按规定管理的金融企业、,代表国务院履行投资者职责的国有企业;(2)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确定的税收规模较大的重点税源企业;(3)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认定的跨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4)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确定的其他重点稽查对象。省税务局稽查局根据稽查任务和计划,确定本级税务局除国家重点稽查对象外的重点稽查对象税收征管,按照要求确定同级别重点检查对象,并综合考虑税收规模、行业、分配面积、审计资源配置等因素目录。根据检查任务和计划,除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的重点检查对象外,,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同级重点检查对象的要求,确定同级税务局的重点检查对象清单,并综合考虑税收规模、行业、检查资源配置等因素。省、市税务局在建立抽查对象目录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接收、分析、整理、确认抽查对象异常涉税信息并进行识别,建立异常抽查对象目录。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随机抽样对象,列入随机抽样对象异常清单:(1)税务风险等级高的;(2) 两年内被举报两次以上,经检查有税务违法行为的;(3) 在委托调查项目中有税务违法行为的;(4) 长期纳税申报异常的;(5) 税收抵免等级为D级的;(6) 被有关部门列为违法失信共同处罚的;(7) 其他异常情况下,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根据稽查任务和计划,按照计划有序安排的原则,每年按行业随机选择重点稽查对象组织稽查检查应每五年进行一次。省、市税务局稽查局原则上根据同级稽查任务和计划,有序选择重点稽查对象,展览稽查每五年进行一次。非重点审计对象中的企业纳税人,年度抽样比例不超过3%;非重点审计对象中的非企业纳税人,每年抽查比例不超过1%。抽查对象在三年内抽查的,不属于抽查范围。 。内容来自网络排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