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税知识 > 财税问答

金融在阿里巴巴、华为和海尔的崛起中扮演什么角色?

  • 财税问答
  • 2021-02-20
  • 云小编
在金融界,很多人对华为、阿里巴巴和海尔的金融系统特别感兴趣。他们想知道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如何建立的。他们也希望从这些大企业学习一些经验。今天,让我们来揭示金融在阿里、华为和海尔崛起中扮演的角色?2016年,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华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尔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家电品牌。这一切表明,中国企业已经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全球企业学习的标杆。在中国,也出现了学习标杆企业的热潮。其组织结构、管理运营模式、财务制度等吸引了国内外大、小企业。在金融界,很多人对华为、阿里巴巴和海尔的金融系统特别感兴趣。他们想知道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如何建立的,希望从这些大企业那里学习一些经验。█ 阿里的财务发言人不仅仅是蔡崇信。对于金融人士来说,蔡崇信在阿里的知名度和重要性可能不亚于马云。很多人都知道,蔡崇信在加入阿里并开始注册公司时成为了首席财务官。早些时候,他帮助阿里巴巴澄清了员工持股制度。早年,有报道称蔡崇信如何在一块小黑板上向阿里巴巴的同事解释股权、期权和金融体系。随着蔡崇信的到来,阿里巴巴开始真正规范其运营。事实上,除了蔡崇信的名片,阿里巴巴的财务管理系统在金融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然,这背后是其他阿里巴巴金融家的努力和贡献。在2017年的一次论坛上,阿里巴巴的王毅首次揭开了阿里巴巴财务管理的神秘面纱。在王毅看来,阿里的财务角色就像一个司机,“踩油门,踩刹车”。一方面,业务发展很快。金融部门如何与企业合作并赶上企业?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财务人员在运行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对风险控制和合规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一直告诉团队,未来团队中将有机器人学生。”王毅表示,阿里金融共享一直在尝试引进技术,实现运营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目前,OCR是阿里巴巴应用的成熟技术,RPA是他们正在积极探索的。█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财务管理。谈到华为的财务系统,它无法回避这个关键人物,华为第一任首席财务官季平。姬平不仅是任正非在中石油集团的同事,也是华为最早的创始人之一。1987年9月,任正非、季平、郭平等人集资成立华为。当时,华为找不到发展方向,濒临破产。季平、张燕燕等女性将军组成了华为最早的财务团队。他们最重要的是融资。凭借他们的财务经验,华为在早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困难。如今,华为已成为世界一流的标杆企业。华为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奋斗精神、股权激励和对研发的重视,还有我们严格的财务管理。在开拓国内市场的那些年里,华为始终坚持异地服务的制度。当地人不能做当地的生意,有效地消除了各种腐败。另一方面,地方办事处也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销售人员负责下订单,但不负责付款。财务收支由总部直接控制,以确保不断扩张的华为不会在最大程度上失控。当然,后来华为的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规范和严格。1998年,华为开始从IBM引进一整套管理系统。一开始,研发和供应链部门行动不多,但财务和销售部门没有。2003年,研发和供应链管理咨询工作完成,所有IBM顾问都被撤走。后来,任正非发现,财务已经成为华为发展的障碍。在2007年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他焦急地说:“我们确实收到了很多海外大订单,但我不知道这些订单是否赚钱。”虽然华为从2000年开始进行成本核算,但没有前瞻性的预算管理;虽然财务部门能够在事后计算产品的利润,但它没有参与早期定价和成本核算。。。这样的事情很多,任正非下定决心,亲自写信给当时的IBM CEO彭明生,要求IBM帮助华为改善财务管理。您需要写信给Palmisano的原因是,这也是IBM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您不愿意轻易表现出来。此后,IBM全球最顶尖的财务顾问纷纷落户华为,并启动了IFS(集成金融转型)项目。Ifs为华为培训了数千名合格的CFO。他们深入华为的各个业务部门(包括销售、营销、研发、供应链等),将标准化的财务流程植入华为的整个运营过程,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平衡发展。这也是华为近年来收入增长放缓的原因,但利润增长仍然是良好业绩的重要原因。这让我们感叹:财务管理也是生产力!2018年3月23日,华为发布内部文件,公布新董事会选举结果。这次最大的变化是:孙亚芳辞去董事长职务,梁华接任;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担任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他不再担任副主席。前CFO和华为(任正非的女儿)董事总经理孟婉舟接手。在华为,孟婉舟负责实施华为综合金融服务改造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各级运营机构提供更完善、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财务数据,推动华为继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解决方案。今天,华为会计实现了全球7*24小时循环结算机制,充分利用了我们共享中心的时差优势。在相同的数据平台和相同的结算规则下,共共享中心中继结算操作,这大大缩短了结算的日历天数。24小时系统自动滚动结算数据,170+系统无缝连接,每小时处理4000万行数据,共享中心“不日落”循环结算,支持130+个代表处以最快速度及时获取业务数据。█ 海尔的转型之路随着海尔集团战略的转变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推广,2006年,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谭丽霞领导了海尔的金融改革。其目标是将传统金融转变为价值创造金融,并确定新的金融定位,即“规划未来、引领价值、先发制人、创新增值”。当时,海尔集团所有组织和业务的财务都被划分为集团的财务团队,组建了1800多人(但每个财务都保留了自己的职能)。然后,按照“集权更加集中,分权更加分散”的原则,将集团财务分为三类,即综合财务、生态财务和共享财务。然后,按照首席财务官谭丽霞制定的“润物无声”原则,将所有财务人员“搬”到企业,实现企业财务共享。海尔的金融改革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将传统金融转变为规划未来、引领共赢的价值创造金融。其中,规划未来意味着创造价值,引领共赢意味着所有金融都应该与业务整合,成为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领导者。这种共识和定位形成后,海尔财务人员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务人员从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相当于从企业的后台走向前台;● 第二,整个金融功能结构发生了结构性颠覆。2006年,海尔的企业财务人员仅占5%,大部分财务人员都在做财务会计。改革后,企业财务人员的比例大大增加,会计财务人员也大大减少;● 第三,财务人员已从一个独立的组织融入业务。例如,前端财务人员主要是提前计算并获胜。他们基本上不做账目、报表或货币,而是从各种角度和业务人员一起创造价值,比如机会、战略、整体财务分析和预算、洞察机会。海尔金融共享中心是目前中国交易处理效率最高的金融共享中心。海尔的业务量持续增长,但整个金融系统的员工从2000人减少到现在的800多人。其中,金融共享中心有200多人承担了当年1800多人可以完成的会计工作。海尔金融共享服务中心已成立12个板块,服务600多家企业,成为集团核心数据源,推动了整个集团战略的实现。当然,以上所示只是这些大企业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冰山一角。从企业财务体系的初始阶段、专业探索阶段、整合阶段到全球化阶段、迎接工业4.0科技时代的挑战阶段,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挖掘的经验。 。内容来自网络排序规则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