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税知识 > 财税问答

决策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二)

  • 财税问答
  • 2021-01-02
  • 云小编

企业财务报告有规定的格式和报告规则,但基于各利益相关者决策需要的企业财务报告分析方法没有权威的范式。《从决策角度分析企业财务报告》系列文章是作者多年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研究成果,希望本系列文章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实践帮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顺序分阶段推进。

如何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二部分)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通常被称为行业内的第四份报告。由于该报表结构复杂,且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行业对于如何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还远未达成共识。本文拟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体会。

.2、所有者权益变动驱动因素项目分析

(1)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分析

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将影响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利润分配和内部结转。

① 利润分配的驱动因素分析

在利润分配过程中,“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将增加所有者权益构成要素的“盈余公积”金额,减少“未分配利润”金额,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分配给所有者(或股东)”项目将导致所有者权益构成要素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减少。项目金额表面上反映了管理层对企业所有者(或股东)资本投资的回报水平,但它也从本质上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或股东)如何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进行选择的价值观及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期望。作为企业的潜在投资者,应综合考虑过去和现在的资本投资的股利水平以及现有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望。

② 内部结转驱动因素分析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项目反映了报告期内企业所有者承担最大法律责任的愿望日益增强。这通常会对提高企业未来的债务融资能力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将降低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进而对改善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对于处于牛市且估值过高的股票,这通常会进一步“推高”其市盈率。

在内部结转驱动中,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项目相比,“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项目所释放的企业所有者增加法律责任最高限额的信号将更强。一般来说,企业随后的直接或间接融资行为会显著增加。利益相关者需要结合对企业发展战略、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研究和判断,做出相应的决策。

“弥补亏损的盈余公积”是指企业利用上一个盈利年度提取的法定或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以后年度的亏损。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实施这种行为要么是基于满足未来几年利润分配的前提条件,要么是基于满足未来从资本市场进一步再融资的前提条件。总体而言,这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前期由强转弱,但“低谷”已经过去,未来发展趋势看好。

“结转留存收益的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金额”一项反映了实施设定受益计划养老保险模式的企业根据本章程重新计量为其他综合收益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金额《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本会计期间结转留存收益的金额。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养老金固定缴款制模式在全社会层面上实施,实践中很少出现将固定收益制转留存收益的项目。在实践中,如果将设定受益计划的变动金额结转为留存收益,通常是指随着设定受益计划的结算,企业因实施设定受益计划最终实现的利得或损失计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最终由企业所有者(或股东)所有或承担。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主要反映:(1)终止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企业指定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时,以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2) 在终止确认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时,因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发生变化,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由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这些情况反映了企业通过特定金融工具投资和融资最终实现的损益,以及相关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也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了相应的影响。通过将相关金融工具后续计量期间累计的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至留存收益,企业投融资活动实现的损益最终由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享有或承担。

三、 分析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所反映的经济意义

与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顺序相对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顺序仍然采用“资本先于利润”的方式“秩序。所谓“资本”是指“实收资本(或股本)”、“对其他权益工具的投资”、“资本公积”和“减:库存股”;所谓“利润”是指“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未实现损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属于已实现损益)。

就某一时间点的总股本而言,“资本”部分反映了所有者(或股东)对企业的贡献,“利润”部分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对企业的贡献。

结合企业成立年限、注册资本增减及以前年度利润分配情况,计算“资本”中“利润”的比例企业历史上净资产的平均年增长率可以从企业历史上净资产的相对比例计算出来,而企业历史上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往往是其历史上增长最明显的标志,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衡量和判断企业历史上的增长水平。俗话说,以史为鉴预测未来,也可以对企业未来的成长做出初步判断。如果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综合研究判断,企业未来的成长可以更加“知名”。

总之,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对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驱动因素的理解和判断,积极实施“原因”控制,以便更好地完成与净资产相关的评估任务。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我们需要分析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内部结构,来研究和判断企业历史上的成长,并对其未来的成长做出科学的预测,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理性决策。

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