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税知识 > 财税问答

决策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一)

  • 财税问答
  • 2020-12-31
  • 云小编

企业财务报告有规定的格式和报告规则,但基于各利益相关者决策需要的企业财务报告分析方法没有权威的范式。《从决策角度分析企业财务报告》系列文章是作者多年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研究成果,希望本系列文章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实践帮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顺序分阶段推进。

如何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一部分)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通常被称为行业内的第四份报告。由于该报表结构复杂,且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行业对于如何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还远未达成共识。本文拟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体会。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总体结构的说明和分析

作为一个概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诞生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06年)。本表的具体格式由《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规定。当这张桌子刚刚“出版”时,一些学者将其格式描述为“矩阵”,另一些学者将其格式描述为“棋盘”。可以说,有不同的仁义和智慧。作者认为,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结构时,我们应该关注“变动”一词。具体来说,本表一方面揭示了各所有者权益项目变动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列出了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情况和结果。有鉴于此,笔者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描述为“一张因果交织的表格”。换言之,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就像一部故事片,讲述了期初各所有者权益项目金额的驱动因素和变动程度,从而形成了期末各所有者权益项目金额的故事。

应注意的是,每次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通常只能触发特定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因此,完成的表远没有空表看起来那么复杂。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其他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或修订,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和所有者权益的具体构成项目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但“因果交织”的总体格局并未改变。可以预期,无论是基于资产负债观的理性预期,还是出于维护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要,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重要性都将逐渐增加。

2、所有者权益变动驱动因素项目分析

.自2007年以来,根据实施新财务准则的一般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进行了多次调整,根据《关于修订和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规定的新收入准则和新租赁准则,本文对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为了便于广大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财务会计[2019]6号文件,本文简要分析了《通知》中“一般企业”的内涵。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一般企业”的名称是针对个别报表的,这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中列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四套个别报表格式。其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都有自己特殊的个人报告格式。除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外,其他行业的企业统称为一般企业。

1. “上年末余额”

行分析。

表中“本年金额”列对应的“上一年年末余额”行的金额与“上一年金额”列对应的“本年年末余额”行的金额之间存在交叉核对关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中“本年金额”列对应的“本年年末余额”行的金额不一定等于“上一年年末余额”行的金额。如果本年度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或对以前错误的更正符合规定条件,则“年初余额”行的金额不等于“上年末余额”行的金额。

本年度发生独立的会计政策变更或者依法需要追溯调整的会计政策变更的,可能涉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相关要求对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追溯调整,“本年金额”栏下“上年末余额”行的金额与“年初余额”行的金额存在差异。如果上一次纠错发生在本年,还可能涉及对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本年金额”栏下“上年末余额”行金额与“年初余额”行金额之间存在差异。

由于在处理与本年净资产有关的评估指标时,“本年金额”一栏下的“上年末余额”一行的金额可能无法完全转换为“本年初余额”一行的金额,企业管理层应本着更加稳健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安排,主动“对冲”因未能保持全部“上年末余额”而对本年度净资产相关考核指标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可能需要追溯调整,在制定会计政策变更计划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综合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年初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可能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要全面衡量会计政策变更对当年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影响,准确把握自主性会计政策的时间、事件和范围。

2. “本年增减金额”

行分析。

一般来说,“本年变动金额的增减”是导致所有者权益项目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虽然“本年增减变动金额”行的具体构成项目近年来进行了相应调整,但总体构成要素仍可分为两类:变动增减变动驱动要素和结构调整驱动要素。其中,可变增减变动的驱动因素包括本年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和所有者增资减资活动的影响;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包括利润分配的影响和内部结转。

(1)变量增减

的驱动因素分析。

变量增减变动的驱动因素包括“综合收益总额”和“所有者投入或减少的资本”,其中“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与损益表中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存在交叉核对关系。一般来说,“综合收益总额”反映了企业管理的“绩效”,“所有者投入或减少的资本”反映了所有者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和预期。

① “综合收益总额”

的驱动因素分析。

由于损益表中“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的金额是通过添加“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项目获得的,因此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本年金额”一栏中填写“综合收益总额”行时,本年度利润表“净利润”项目对应的金额在“本年度金额”下的“未分配利润”栏中填写,本年度损益表“其他综合收益净税额”项目对应的金额在“本年度金额”下的“其他综合收益”栏中填写。

从报表分析的角度来看,“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虽然属于可变增减驱动因素,但前者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属于实施的核心驱动因素,后者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属于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账面驱动因素。相比之下,无论它是否是有利的驱动因素,前者更具可持续性、稳定性和现实性。   

② “所有者投资或减少资本”驱动因素分析

“所有者投入或减少的资本”将直接影响“本年金额”栏中的“实收资本(股本)”、“其他权益工具”或“资本公积”。虽然该项目会对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产生影响,但该驱动因素与企业管理层的绩效评价无关,但反映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期和对企业管理的信任程度。其中: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项目,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或股东)在报告期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表明企业所有者(或股东)继续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对企业管理层的信任以及所有者(或股东)对未来的信心。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投资的资本”项目,反映除

以外发行的企业。

被归类为普通股以外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持有人的投资金额是随着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发布和实施而形成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金融工具持有人投入的资金在所有者权益下被分类确认为企业持续经营下能够长期使用的资金,当企业面临清算或约定的极少数触发条件时,该金融工具的持有人有权优先于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主张企业剩余资产。如果项目金额在报告期内发生,通常表明企业对金融市场的适应能力强,筹集长期资金的能力强,以及现有所有者(或股东)保持对企业控制权的强烈愿望。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股份支付金额”项目反映了报告期内,由于以股权结算的形式实施股份支付激励计划,根据相关具体会计准则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在权益结算法下,激励对象在行使其权利时将成为企业的股东。这种激励方式的实施通常代表着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相对健全、合理、有效。在双赢机制和期望的驱动下,企业的未来增长通常是好的。

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