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税知识 > 财税问答

会计调整“其他应付款”,实际转出企业所得税25万元!这五种基本的账户调整方法是必需的!

  • 财税问答
  • 2021-05-08
  • 云小编
会计调整“其他应付款”,实际转出企业所得税25万元!这五种基本的账户调整方法是必需的!2019年8月2日来源:阅读(19878)会计调整“其他应付款”实际缴纳了更多的企业所得税。发生什么事?今天,我给了会计师更多的知识。一位会计朋友与小编分享了她亲身经历的账户调整风险。去年,她向股东借了100万元。因为账户持有时间太长,根本不需要偿还,但她不想将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变成公司的“营业外收入”。因此,她突发奇想,做了以下账户调整分录:借方:其他应付款-股东收入100万元;授信:资本公积100万元。地方税务局在2018年下半年的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100万元资本公积中隐藏的可疑数字,依法要求企业增加2017年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及滞纳金。参考政策:根据第6条和第21条规定,企业从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为捐赠所得,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账户调整建议:1年末账户调整不随意,账户调整不擅自核销。它必须是有根据的、合理的和合法的;2.在调整每个账户之前,我们必须追根溯源,找出账户发生的原因,并澄清业务的真实面目;3.每个账户的调整不得以逃税为目的,而应以恢复真实、回归实际业务为目的;4.会计人员应牢记,账户调整必须谨慎、有风险、合法和熟练!2018年12月开具的12万元费用发票能否计入2019年费用税前扣除?这个问题也要根据情况来回答。案例1:发票中包含的12万元费用如果是2018年实际发生的,则2018年税前扣除,2019年不税前扣除。案例2:如果发票中包含的12万元费用实际发生在2019年,虽然开票日期为2018年,但在这种情况下,12万元费用允许在2019年税前扣除。提示:企业所得税收入和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第九条规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无论资金是否收到或支付,均视为当期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资金在当期已经收到和支付,也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除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建议收集会计科目调整的五种基本方法。在经济生活中,账户调整一般是指会计处理的一项内容,即调整账户以达到预期或规定的结果。今天,big white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带来了五种基本的会计调整方法。让我们一起学习!1.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政策进行变更,如同该交易或事项首次发生时采用了新的会计政策,以调整相关项目。即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追溯调整法的应用:一是累积影响;二是进行相关会计处理(账户调整),调整留存收益账户(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也包括公积金和企业发展基金);第三,调整相关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调整各期受影响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第四,在资产负债表外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说明。其中,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累积影响数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三个定义:(1)变更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年初留存收益金额与现有金额的差额;(2) 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首次发生时,变更年度的期初收入金额与假设采用新会计政策的当期金额之间的差额;(3) 指会计政策变更对净损益的累计影响以及由此对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的累计影响,不包括已分配利润或股利。2.未来适用法律未来适用法律是指当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当前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即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也不需要调整变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需要在变更年度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3.红字更正法也称赤字核销法。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有误并已入账。更正时,用红字填写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抵销原错误记录,用蓝字填写正确的记账凭证,是更正错误科目的一种方法。4.补充登记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贷科目正确,但填写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采用补充登记方式时,少填的金额以蓝色填写记账凭证,在“汇总”栏×凭证号“少计”中注明“补充3号”,并相应记入台账。这样,少报的金额将记录在账簿中。5.不能根据误差量直接调整的调整方法。税务稽查中审核的税务差错金额,有的直接反映在实现利润中,不需要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科目;有些需要计算和分摊,以便将错误的金额分摊到相应的相关账户中确定要调整的利润额。在后一种情况下,在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结转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时出现错误。如果一个生产周期尚未完成,错误的金额将转移到原材料、在产品、成品、销售成本和利润,导致利润膨胀,纳税人在当期缴纳更多的所得税。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原材料成本、在制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当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合理分摊差错金额。一旦所有利润都增加了,就会造成虚假利润和税收过高。资料来源:大白会计学院郝先生说会计,河北税务精彩|收藏|分享我想发表评论发表最新评论对不起,没有评论信息!!!查看所有评论>>内容来自网络排序规则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