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税知识 > 财税问答

财税专家眼中的政府工作报告

  • 财税问答
  • 2021-04-23
  • 云小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22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坚决落实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对此,几位知名财税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财政部金融科学院研究员白景明:从三个方面努力,使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有希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你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下一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本报记者采访了财政部金融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景明。白景明说,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下行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调整阶段。近年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界经济严重滑坡,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也有所下降。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和挑战增加。在此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达到扩大需求、拉动供给增长、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为实现“稳定经济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白景明认为,“更积极、更有希望的财政政策”体现在“加强”三个方面,以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和效率。第一,继续加大减税和减费力度。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中国税费减免总体规模达到2.36万亿元,今年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新的负担将减少2.5万亿元以上。减税减费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加现金流,为企业注入活力,促进实现当前“确保就业”和“确保市场参与者”的目标,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经营环境。二是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通过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和投资规模,扩大需求,增加供给,促进消费和就业,实现“稳定经济”的调控目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赤字规模将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防疫专项国债”和“安排3.7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国债”反映国家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强经济调控的力度和决心。三是优化支出结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随着税费减免力度的加大和财政支出的增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有希望,这也体现在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比例上,从而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财政风险。因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充分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和重点领域支出的同时,“坚决削减一般性支出”,“中央一级支出安排将出现负增长,其中非紧急非刚性支出将减少50%以上”,“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率,一切支出都要谨慎”,这是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的稳健举措。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范永:分阶段的政策反映了政府的高质量管理水平。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税费减免,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安排相结合,放水放鱼,帮助市场主体拯救和发展;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5万亿元以上。如何理解结合阶段性政策和制度安排的税费减免政策?减负2.5万亿元以上的概念是什么?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樊Yong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一般而言,制度安排更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反映了长期以来的政策调控,而阶段性政策则更为临时性的政策举措,也可理解为临时性或临时性的制度安排。”范勇说,要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税费减免政策,首先要理解"阶段性政策"和"制度安排"两个词。范勇认为,制度安排是指为实现既定政策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从及时性的角度来看,它们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长期的,主要取决于预期的政策目标。例如,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长期制度安排。阶段性政策可以理解为一种临时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影响而出台的临时性和地方性政策的一部分。目标是帮助经济走出困境,恢复到更正常的水平。在小微企业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释放3个月,暂时帮助小微企业帮助他们。随着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中国已将上述政策延长至今年年底。范勇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始终面临着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我们不仅应该有系统和长期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一些结构性和基本问题,而且应该有阶段性的政策来应对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如社会、经济、政治甚至生态环境。“我们能否及时灵活地推出一些阶段性政策,有效消除或减少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是对政府高质量政策管理水平的考验。”范勇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全年将减轻企业负担2.5万亿元以上。增加2.5万亿元的概念是什么?“从规模上看,2.5万亿元的减负规模超过去年,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具体体现,再次明确了减负预期。”范勇说。范勇认为,2.5万亿元的减负规模有三层含义:一是反映政策的连续性。巩固去年税费改革成果,主要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低,以及改革退化税率和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改革。第二,它反映了政策的阶段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今年6月前到期的中小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免保政策执行期延长至年底,这是政策调整的阶段性体现。第三,强调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努力缩小市场参与者理论减税与实际减税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充分发挥减税、减费的政策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斌:确保“留在青山”、“赢未来”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王文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加大税费减免力度。预计全年企业新增负担将减少2.5万亿元以上,同时明确指出“要坚决落实企业税费减免政策,保青山,赢未来”"总理用"保青山,赢未来"来阐述减税,降费的目标和意义,简洁,清晰,准确,生动,给社会各界以极大的鼓舞。"5月2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斌说,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近年来,税费减免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消费、投资、GDP和就业,对保持总体平稳渐进的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税费减免政策不仅起到了反周期调节的作用,而且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冲击了市场主体,痛点和难点在降低企业成本、优化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大众创业和创新。因此,对企业实行不打折的税费减免政策,可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潜力。这是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赢得未来的重大举措。今年,面对突发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增加减税和降低收费,坚决降低税费,降低企业收费政策,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面对全球性疫情和经贸形势的巨大不确定性,减免税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生存和发展,是实现"六稳","六保"的必然要求“确保市场参与者”不仅是“六个确保”的一个要素,也是为了确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以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进而促进消费,刺激市场,为稳定增长提供基础。”张斌认为,只要我们把企业留在“青山”,稳定基本的经济市场,就能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促进稳定和进步,找到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途径,从而“赢得未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坚决落实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张斌告诉记者,税务机关一方面要"坚决落实对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为落实减税减费政策创造更好的条件。“就财税工作而言,‘立足青山,赢未来’也深刻揭示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通过减税、降费帮助企业生存发展,稳定基本经济形势,也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必然要求美国未来的财政、税收和经济运行周期。”张斌说。编者:张宇评论了0条评论。说两句话。说两句话。登录测试0blu E交换机帐户流行评论最新评论内容来自网络排序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